近日,能源局接連發布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水電發展“十三五”規劃,兩份文件分別從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規劃保障等方面,描畫了未來五年我國風電、水電宏觀層面的發展路線圖。
微觀來看,作為央企的兩網、五大、四小等電力企業,無疑是中央政府意志最直接的執行者,面對著全新的經濟發展態勢、技術進步變革,以及持續的環保壓力,這些企業在未來幾年內又有怎樣的發展目標呢?
讓我們一起從宏觀微觀兩方面來看已經拉開幕布的電力“十三五”規劃!
按照這兩份規劃,到2020年底,我國風電累計并網裝機容量將達到2.1億千瓦以上,年發電量達到4200億千瓦時,約占全國總發電量的6%;2020年水電總裝機容量則達到3.8億千瓦,年發電量1.25萬億千瓦時,在非化石能源消費中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
風電消納:“十三五”的“重頭戲”
通讀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全文可以發現,消納利用問題占了文件很大篇幅。有效解決風電消納問題被規劃列為“十三五”時期的重點任務之一,要求通過加強電網建設、提高調峰能力、優化調度運行等措施,充分挖掘系統消納風電能力,促進區域內部統籌消納以及跨省跨區消納。
“十三五”期間,國家將把風電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作為指導各地區能源發展的重要約束性指標,把風電消納利用水平作為風電開發建設管理的基本依據,有序推進“三北”地區風電就近消納利用。目標是到2020年,有效解決棄風問題,“三北”地區全面達到最低保障性收購利用小時數的要求。
規劃明確,嚴格落實可再生能源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確保規劃內的風電項目優先發電。在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以外的情況下,若因化石能源發電擠占消納空間和線路輸電容量而導致風電限電,由相應的化石能源發電企業進行補償。同時規劃指出,相關省(區、市)在風電利用小時數未達到最低保障性收購小時數之前,并網規模不宜突破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
風電布局:“?!薄瓣憽眱墒肿?,中東部和南方是開發重心
根據風電規劃,“十三五”期間,中東部和南方地區將成為我國風電持續規?;_發的重要增量市場,規劃給出了“到2020年陸上風電新增并網裝機容量4200萬千瓦以上,累計并網裝機容量達到7000萬千瓦以上”的開發指標,遠高于棄風限電的重災區“三北”地區“新增裝機3500萬千瓦左右,累計并網1.35億千瓦左右”的份額。規劃強調,為確保完成非化石能源比重目標,相關省(區、市)制定本地區風電發展規劃不應低于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相較于上文中的“不宜突破”,蘊含了國家對風電發展的戰略性調整之意。
對于海上風電建設,規劃的態度是“積極穩妥推進”:重點推動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省的海上風電建設,到2020年四省海上風電開工建設規模均達到百萬千瓦以上;積極推動天津、河北、上海、海南等省(市)的海上風電建設;探索性推進遼寧、山東、廣西等省(區)的海上風電項目。到2020年,全國海上風電開工建設規模達到1000萬千瓦,力爭累計并網容量達到500萬千瓦以上。
此外,規劃還為風電建設算了一筆資金帳?!笆濉逼陂g,風電新增裝機容量8000萬千瓦以上,其中海上風電新增容量400萬千瓦以上。按照陸上風電投資7800元/千瓦、海上風電投資16000元/千瓦測算,五年間風電建設總投資將達到7000億元以上。
水電篇
水電:常規水電與抽水蓄能電站齊頭并進
在我國,水電是僅次于火電的第二大主力電源。水電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水電裝機容量和年發電量已突破3億千瓦和1萬億千瓦時,分別占全國的20.9%和19.4%,水電工程技術居世界先進水平。但是,我國水電開發程度為37%(按發電量計算),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為積極發展水電,規劃制定了“十三五”時期全國水電發展的目標:新開工常規水電和抽水蓄能電站各6000萬千瓦左右,新增投產水電6000萬千瓦,2020年水電總裝機容量達到3.8億千瓦,年發電量1.25萬億千瓦時,在非化石能源消費中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同時,“西電東送”能力不斷擴大,2020年水電送電規模達到1億千瓦。
規劃明確,到2020年,西部常規水電裝機規模達到24000萬千瓦,東中部常規水電裝機規模達到10000萬千瓦。抽水蓄能方面,2020年華北地區裝機規模為847萬千瓦,華東地區為1276萬千瓦,華中地區679萬千瓦,東北地區350萬千瓦,南方地區788萬千瓦。
“十三五”時期,我國將基本建成長江上游、黃河上游、烏江、南盤江紅水河、雅礱江、大渡河六大水電基地,總規模超過1億千瓦,并著力打造藏東南“西電東送”接續能源基地,加快配套水電基地外送通道建設。同時,按照流域內干流開發優先、支流保護優先的原則,嚴格控制中小流域、中小水電開發,支持邊遠缺電離網地區,因地制宜、合理適度開發小水電,“十三五”期間全國新開工小水電500萬千瓦左右。
與風電規劃相同,水電規劃也有自己的一筆經濟賬。初步測算,“十三五”期間水電建設投資需求約5000億元,其中大中型常規水電約3500億元,小水電約500億元,抽水蓄能電站約1000億元。西部的四川、云南、西藏是常規水電建設的重點區域,水電建設投資分別達到1800億元、1000億元、300億元;山東、浙江、安徽、福建、河北等省次之,建設投資規模均超100億元。
國家電網
國家電網
作為全球最大的公用事業企業,國家電網在2015年的利潤達到了新高。因此,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其對輸配線路的建設成為了政府不可或缺的穩增長手段。另一方面,為了避免分布式+儲能與自備電廠侵蝕東部地區的市場份額,國家電網也一直強調遠距離輸送西部清潔能源的環保性,以表明公共電網的不可替代性,并得到了政府的認可,因此在十三五期間,國家電網的發展關鍵詞主要是特高壓的建設,以及清潔能源的消納。
1、整體規劃:將現有的華北—華中、華東、東北、西北等交流同步電網,互聯整合為東部、西部兩大電網。其中,西部電網由西部不同資源類型的電網互聯形成,東部電網則主要是東部主要受電地區電網互聯形成。
2、線路建設:十三五期間,國網的特高壓建設將主要分三批進行,其中2016年前開工“五交八直”,以滿足現有新能源和水電的東送需要;2018年前開工“四交兩直”,以形成東部、西部同步電網;2020前開工“三交一直”,以連接新疆和西藏兩大能源基地,同時推動部分跨國電網項目。到2020年時,東中部受入電力3.1億千瓦,其中清潔能源占50%。
3、新能源消納:2020年前,每年新增風電2500萬千瓦、光伏發電2000萬千瓦裝機的并網和送出設施。到2020年,國網經營區內并網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5.7億千瓦,占總裝機的35%;每年消納清潔電量2.2萬億千瓦時;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5.5%。
4、農網改造:到2020年,110-35千伏變電容量建設規模達到12.88億千伏安,線路長度達到82.32萬公里;10千伏配變容量達到6.46億千伏安,線路長度達到327.18萬公里。
南方電網
南方電網
有別于國家電網繼續大規模投資電網建設,南方電網更側重改革,尤其是在落實電力體制改革方面,南方電網提出:無歧視開放電網,按政策開放電網項目投資,大力推動管制業務運營信息公開透明。目前其經營區內的廣東、云南、貴州等省已經成為各省電改的樣板工程,就現有的情勢來看,南網對新電改的引領作用在十三五期間也不會有太大改變。
1、電網規劃:現有的五省(區)同步電網將逐步形成規模適中、結構清晰、相對獨立的2個同步電網。其中,以云南省電網為主體形成送端同步電網,其余4省(區)電網形成一個同步電網。
2、線路建設:再建設6-8 個輸電通道,滿足云南、藏東南和周邊國家水電向廣東、廣西送電要求。穩步推進滇西北直流、海南聯網二回等跨省通道建設,新增西電東送能力1100萬千瓦。2020年時建成“八回交流、十一回直流”19條西電東送輸電通道,送電規模達到4600萬千瓦。
3、農網改造:投資1300億元,用于農村電網改造升級。
4、節能增效:深挖電網節能潛力,2020年全網綜合線損率降至6.5%以下。
5、新能源汽車:到2020年,建成滿足100萬輛電動汽車發展需要的基礎設施體系。
華能集團
1、整體規劃:到2020年,進入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行列。
2、清潔能源:計劃投產低碳清潔能源2940 萬千瓦以上,使得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達到35%左右,并開展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開發相關研究和論證。
3、煤電產業:加快推進超低排放改造,2020年前投資300 億元,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機組容量達到10420萬千瓦,機組占比達到94%以上。
4、國際合作:到2020 年,發電裝機權益容量占比達到10% 左右,國際收入占比達到20% 左右。
大唐集團
大唐集團
在十二五期間,大唐集團除了電力行業以外,還計劃在煤炭行業以及煤化工產業進行較大規模的投資,但隨著此后經濟進入新常態,煤、油、氣價格下跌,這些副業并沒有給公司帶來預期中的效益,這使得大唐集團轉變了原先的發展思路,將十三五期間主要的發展資源再度放回到電力主業之上。
1、整體規劃:十三五期間,將90%以上資金投入到電力產業。
2、清潔能源:2020 年底時,集團清潔能源裝機比例超過35%。
3、煤電產業:投資165億元,超低排放改造160臺煤電機組。
4、國際合作:和法電集團合作,將在老撾、巴基斯坦、哈薩克、蒙古、澳大利亞、緬甸等“一帶一路”沿線6個國家投資1000億元建設8個項目。
國電集團
國電集團
國電是目前國內新能源投資力度最大的企業之一,但與其他發電集團相比,其目前在東部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市場份額不多,數據顯示,截止2014年,其在北京的裝機容量比重為0%,廣東0.9%,上海3.3%,浙江4.9%,山東10.4%,這使得其電力的消納經常要受到跨省外送通道建設的限制,因此在十三五期間,在地區上進行優化布局,是國電集團的主要發展目標之一。
1、 整體規劃:到2020 年,發電裝機達到1.7億千瓦左右,占到全國的9%,資產負債率降至80%以下。
2、清潔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比重達到31.9%。
3、煤電產業:火電60 萬千瓦及以上機組比重達到52.1%,供電煤耗降至307.5 克/千瓦時。
華電集團
華電集團
1、整體規劃:追求規模效應,堅持全國市場份額10%的目標。在兩三年內把負債率降到80%以內。凈資產收益率確保超過8%,力爭達到10%。
2、清潔能源:2020 年底時,集團清潔能源裝機占到40%。水電方面,繼續建設總裝機超過2000萬千瓦的金沙江中游水電基地和裝機近1000萬千瓦的金沙江上游水電基地。新能源方面,在新項目申報和核準方面,優先考慮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項目,重點在寧夏、新疆等地建設6個超過100萬千瓦的密集風光電集群。
3、煤電產業:煤炭產能目標由1.3億噸下調至1億噸。
4、國際合作:到2020年,海外資產占比力爭提高到10%。
國電投集團
國電投集團
在中電投與國核合并之后,國電投不僅成為了“五大發電”之一,同時也是“核電三巨頭”之一,但其目前表現并不出彩,AP1000目前尚未有機組投產,而華龍一號的聲名鵲起更令其壓力倍增,因此在十三五期間,借助核電發展對其他競爭對手進行趕超,成為了國電投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
1、整體規劃:將“彎道超車”作為十三五發展主基調和總目標。
2、清潔能源:2020年清潔能源裝機比例達到50%,投運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400萬千瓦,在建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000萬千瓦。
三峽集團
三峽集團
三峽在十三五期間的主要發展方向是“兩個轉型”:一是從以水電為主的清潔能源企業向綜合性清潔能源集團轉型,二是從國內市場的大型國企向面向全球的跨國集團轉型,和其他發電集團主攻常規風電光伏有所不同,三峽的目標是在海上風電領域成為中國的龍頭企業。
1、清潔能源: 2020年底時,累計可控裝機容量突破1億千瓦。其中海上風電裝機投產300萬千瓦,成為國內海上風電的引領者。
2、國際合作:到2020年,在國際的裝機規?;拘纬梢粋€海外三峽,國際業務業績貢獻在集團占比力爭達到20%。
神華集團
神華集團
多元化是神華一貫的主要發展風格。在上一輪煤價下跌中,神華由于在發電板塊提前布局,從而避免了像其他煤企一樣遭遇困境。其還對氫能這一比較小眾的新能源比較感興趣,并計劃在十三五期間探索建立貫穿制取、儲存、分配、應用的氫能全產業鏈。
1、清潔能源:到2020年底,電力總裝機容量達到1.34億千瓦,其中風電、太陽能、水電達1617萬千瓦,占比12.1%。
2、煤電產業:到2020年底,煤炭產量達到5.25億噸,火電裝機量到11783萬千瓦,占比87.9%。
中廣核集團
中廣核集團
隨著經濟增速下滑,中廣核的核能主業已經不再是人們印象中絕對安全的投資領域,由于被參與要求調峰,由其運營的遼寧紅沿河和福建寧德兩座核電站在過去一年多的利用小時數都不盡人意,這使得中廣核不得不減少在強周期性傳統發電領域的投資,轉而增加新能源領域投資的力度,從而增強公司在新常態下對風險的防御性。
1、整體規劃:集團年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達到2015年的2.5倍。
2、清潔能源:核電在運、在建裝機容量保持國內第一,在運裝機進入全球前三;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綜合業績進入國內前三。
3、國際合作:海外市場收入占比超過20%。
(來源:中國電力知庫綜合i能源、能源雜志報道)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競秀區風能街315號 電話:0312-3265117 傳真:0312-3265157 郵箱:enrdq@163.com